自考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8:54 字体:【大 中 小】 【学历咨询】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水彩画物质材料的特性,决定了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表现技法和审美趣味。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纠正与克服水彩作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是学习色彩知识,掌握水彩画表现技巧的重要环节。
弊病之一:脏。水彩的特性决定了其“干净”的本质,而污浊的色彩产生出黯然不洁的画面,便会失去水彩画中最动人之处。“脏”是水彩画常见的毛病,其产生原因:①色彩的冷暖、纯度关系不明确,缺乏对比;②乱用黑色,造成色彩污浊;③用笔过度扫、刷、擦,着水色遍数过多。纠正“脏”的弊病,首先要避免对比色、补色颜料的等量相调。其次,要谨慎使用黑色或将低纯度、低明度的色彩渗透到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块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过色彩调配产生的黑色,不仅有明确的色彩倾向,而且与其他色彩相调时,可有效避免“脏”的感觉。另外,作画用笔用色要准确肯定,尽量避免过多的重叠、洗、刷、修改,否则,容易失去水彩画滋润透明的特色而色彩混浊。
弊病之二:灰。一幅“灰”的水彩画会使人索然无味。画面“灰”的主要原因一是色彩明度对比太弱、缺少浓重、有重量感的色彩;二是色彩纯度对比不够,缺少明快、纯度亮的色彩。因此,解决“灰”的问题就应从素描和色彩两方面入手。自然界中的物体,会因其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固有色深浅的差异及受到光线、空气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色彩明度、冷暖和纯度等关系的变化。一般来讲,一幅画面中近处的物体实而具体、明暗对比强烈、色彩鲜艳偏暖;远处的物体相对虚而模糊、明暗对比较弱、色彩偏灰偏冷。培养正确的观察、认识方法,增强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掌握色彩变化规律,处理好表达对象的明暗、主次、虚实、冷暖、纯度这几个关系,是克服画面“灰”的根本所在。
弊病之三:花。主次不分,色彩杂乱,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是“花”的弊病产生的主要原因。面对自然景物,作者要依据画面主题的需要,大胆进行取舍、概括和提炼,删掉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使画面宾主分明,主体突出,这是纠正画面“花”的方法之一。要在画面上形成色彩的主色调,不宜在色相、明度、纯度上局部对比太多、太强,这是纠正“花”的方法之二。另外,画面半干半湿时不要过多重复,也可有效避免运笔留下明显痕迹而产生过多水花笔痕的弊病。
弊病之四:焦。透明、亮丽是水彩画的特色之一。颜色稠浓,调色不当,干画法太多是造成画面“焦”的直接原因。以水调色作画是水彩画的基本特征,水的流动、透明、渗化等特性,赋予了水彩画淋漓、润泽、明快的韵味。调色中,除依靠颜色本身的明度调配以外,用水作为媒介颜色溶化、稀释并产生明度、纯度关系的变化,形成水与色、色与色的相互渗化、融合和自然、丰富的色彩效果,是克服色多于水,颜色太浓、太稠,避免画面“焦”的关键一环。水彩颜料中的赭石、熟褐等色,如果与群青、青莲等透明色相调配,用水适当,会产生颜色的沉淀,出现美妙丰富的肌理效果。相反,避免将赭褐等色与其他透明性差的颜色随便混合,又会避免画面色彩的干“焦”之感,所以调色时务必小心,尽量单独使用或在调色上不超过三种颜色。多采用湿画法作画,可以极大地增强画面色彩的透明感,避免“焦”的毛病。另外,慎用土黄、肉色、粉绿等色,也是防止画面失去色彩透明性的重要方面。
弊病之五:粉。色彩冷暖倾向不明确是产生画面“粉”的主要原因。以水作为媒介调节色彩的明暗与纯净程序是水彩调色方法之一。要明确和加强色彩的冷暖关系,避免将或冷或暖的色调画成中间灰色。其次,画面色彩较深、较重的地方,也更应明确、肯定其色彩的明度关系,这些都是避免画面“粉气”的有效方法。
弊病之六:松。“松”是水彩作画中水分控制不当而直接造成的画面弊病。水彩画创作中,应掌握水的特性及对其灵活运用,水分能决定画面色彩的浓淡、明暗、干湿、枯涩,决定形体的虚、实、硬、柔、聚、散,产生丰富的表现技巧,使画面充满生气与韵味。如果不能熟练地驾驭水,将会使形式俱散,色淡形“烂”,画面“松”散。因此,注意两面干湿,把握好湿时重叠的时间、色中水分的多少,是水彩作画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避免水色泛滥的关键环节。作画时,概括处要大胆心细,一气呵成,细微处层层重叠、明确肯定,富有力度。另外,克服一味追求湿画法的效果也是纠正和避免水彩画“松”散的有效途径。
水彩画作业中常见的6种弊病,既有色彩问题,也有技法问题,还有素描问题。有一个共同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多观察,重感受,找规律,勤实践。
本文标签:四川省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w.net)
《四川自考报名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