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心理学”试题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06:22:42 字体:【大 中 小】 【学历咨询】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始于何时何人?( )
A.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 B.1879年,冯特
C.1890年,詹姆斯 D.1913年,华生
2.“催眠”一词是由下列哪个人首先提出的( )
A.麦斯麦尔 B.布瑞德 C.巴伯尔 D.希尔加德
3.绝对感觉阈限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其被觉察的机会是( )
A.50% B.60% C.70% D.80%
4.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
A.输入 保持 输出 B.输入 储存 输出
C.编码 保持 提取 D.编码 储存 回忆
5.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了思维的哪个过程?( )
A.综合 B.比较 C.概括 D.分析
6.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创造能力
7.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概念的理论是( )
A.本能理论 B.认知理论
C.马斯洛的理论 D. 期待理论
8.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视野宽、善于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同时能兼顾到各种可能性,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A.右脑占优势的同时型 B.右脑占优势的系列型
C.左脑占优势的同时型 D.左脑占优势的系列型
9.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是( )
A.群体 B.个体 C.有机体 D.无机体
10.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与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11.用“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儿童道德判断,了解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12.“一俊庶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13.记忆的三个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
14.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手段—目的法 B.爬山法
C.逆向工作法 D.算法式
15.发现问题时的怀疑感,百思不得其解的苦闷感等都属于( )
A.道德感 B.热情 C.责任感 D.理智感
16.使人们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方向发展,并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的因素是( )
A.生物遗传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家庭环境因素 D.自然物理因素
17.中学生喜欢背着老师和家长,与几位合得来的同学外出活动,这反映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哪方面的特点?( )
A.自我意识 B.情绪 C.人际关系 D.人格
18.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吃到的柠檬是甜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投射 C.文饰 D.补偿
19.个体基于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需要而渴望与他人交往,这是出自人的( )
A.本能 B.合群需要
C.自我肯定需要 D.物质需要
20.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需要 B.责任 C.诱因 D.环境
21.斯坦福—比内测验属于( )
A.团体测验 B.个别测验
C.非文字测验 D.难度测验
22.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是由下列哪个人提出的?( )
A.布鲁纳 B.赫尔 C.罗施 D.马丁
23.人们常常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方式的学习称为(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4.既能解释颜色互补现象又能解释颜色对比现象的色觉理论是( )
A.杨—黑理论 B.拮抗理论
C.位置学说 D.频率匹配学说
25.由生活情境改变导致的失眠,称之为( )
A.失律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情境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26.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之不同在于( )
A.有无自变量 B.有无因变量
C.有无控制变量 D.实验情境不同
27.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反映的是思维的哪个过程?( )
A.概括 B.比较 C.综合 D.抽象
28.指出以下哪项属于应用领域的心理学分支( )
A.实验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29.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在睡眠的哪个阶段?( )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
30.把性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人是( )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31.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们总是把国旗看成是红色的,这一现象表明人的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2.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正向干扰 D.负向干扰
33.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
A.聚合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直觉动作思维
3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智力的三元理论 B.智力的二因素论
C.多元智力理论 D.智力结构论
35.人在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都是(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手势表情 D.语调表情
36.人格结构中最活跃、决定或制约人的心理活动方向、强度、稳定水平的系统是( )
A.知—情—意系统 B.心理状态系统
C.人格动力系统 D.心理特征系统
37.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之为( )
A.信息 B.通道 C.信息源 D.目标靶
3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B.挫折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
C.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对人的心理行为有消极的影响
D.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对待挫折必定会导致心理不健康
39.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属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40.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斯皮尔曼 B.加德纳
C.卡特尔 D.斯腾伯格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心理学
42.意识
43.离差智商
44.社会知觉
45.匮乏动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6.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47.哪些因素通常对问题的解决会产生影响?
48.人的智力差异表现及形成原因。
49.是否动机的强度越强,活动效率越高?简述理由。
50.介绍人格测量法。
51.引发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题都答者,只按前2题计分。)
52.常用而有效的学习(记忆)策略有哪些?
53.举例说明怎样控制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54.李某是高三的学生。近几个月来,每次考试之前,他就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记忆力减退、易怒、坐立不安等症状。试分析李某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本文标签:四川省自考 教育类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心理学”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w.net)
《四川自考报名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