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2021年4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考试真题及答案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发表时间:2022-08-23 11:08:58 字体:【大 中 小】 【学历咨询】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大量诸如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自由与纪律等问题。这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对象具有( )
A.境域性
B.整合性
C.模糊性
D.两难性
2.前科学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神学
3.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对一些尚有争议或语义模糊的概念应做出自己认可的定义并将这-定义贯彻到底,不能偷换概念。这遵循的是教育研究科学规范中的哪一原则?( )
A.客观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检验性原则
4.类似“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识多少字?男女学生识字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问题的研究属于()
A.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
B.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
C.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
D.理论研究水平的研究
5.在教育研究中,对铰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一个对象都进行调查,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现状的全面、正确的描述。这种调查属于( )
A.普遍调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6.一般来说,教育研究中的综述性文献属于(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7.在教育研究中,以引文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的方法属于()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跟踪法
D.排查法
8.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访谈调查法
B.测量调查法
C.调查表法
D.问卷调查法
9.日记描述法是教育观察法的记录方式之一。国外最早使用这一记录方式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卢梭
10.在教育实验的多种类型中,对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充分控制的实验属于(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半实验
11.在教育测量调查研究中,测量结果有大小和等级的序列关系,但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在统计上适用于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的测量是()
A.定距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名测量
D.比率测量
12.最早使用叙事方法研究学校现场活动的学者是( )
A.艾斯纳
B.伯克
C.杰克逊
D.康纳利
13.在定性分析过程中,资料的审核是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它包括的三个方面是()
A.真实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B.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C.真实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D.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14.回归分析是教育定量研究中对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之一,它针对的因变量应限定为()
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15.在教育研究中,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是()
A.学术专著
B.学术论文
C.教育调查报告
D.学位论文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预测研究
17.结构性观察
18.霍桑效应
19.方差分析
20.完全归纳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某研究者拟对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从业意向进行抽样调查,他要从5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作为样本,其中高一学生数为195人,高二为150人,高三为155人。如果采用分层随机取样,如何抽取?
22.简述建立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
23.归纳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24.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25.试论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6.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某中学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即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发现疑难就做上记号,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自学情况;“后教” 即学生自学结束后,针对疑难问题开展互动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当堂训练”即每堂课下课前,教师用lS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进行一定量的训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结果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为了验证该教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该学校在初中一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其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控制班,实验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教学模式,控制班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问题:
(1)该学校这一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这项实验如果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准实验设计,请写出其设计模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 2.A 3.B 4.A 5.A
6.D 7.C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
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研究者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
17.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法是指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等内容的一种可控制的观察方法。结构性观察法一般是为了消除观察者的偏见和主观性而采用的方法。这种观察方法多用于描述性研究和实验研究中的材料搜集。
18.
霍桑效应:实验安排效应也称霍桑效应,指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包括实验者木身的个性将征、动机、情绪等。例如实验者将实验目的、对实验结果的期望等无意中传递给被试,被试因知道参与实验而提高了积极性,从而使实验处理的效果含有了特定的含义。
19.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又通称为方差分析,即利用方差进行F检验,分析与探讨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方法。方差分析可以同时比较几个平均数的差异,故比仅适用于比较两个均数之差异的Z检验和t检验更为有用。
20.
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指依据研究对象的所有事实或各个部分归纳出该研究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一一考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略。
22.
建立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遊循以下要求:
第一,一致性。指标体系必须与总体目标相一致。指标体系中评什么、不评什么,重视什么、忽略什么都要直接反映研究的目标,研究目标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和内容。
第二,可测性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确定的每一指标都应是 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的,同一层次的指标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各类指标界定清晰、便于操作。
第三,精练可行。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完整的前提下力求精练、明了、简化.评价指标体系不宜庞杂,信息量少、区分度和效度不高、难于操作的指标应剔除。
23.
归纳是从已知的具体的事实中或在个别性的前提下概括出一般性的或普遍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它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常用的方法。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三种: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指依据研究对象的所有事实或各个部分归纳出该研究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一一考察。
2.简单枚举法。又称不完全归纳法,是指简单考察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事实或要素就得出该研究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种归纳法简便易行,但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差。
3.科学归纳法。又称因果联系归纳法,它是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通过考察某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的特征,推论出该研究对象所有的事实或要素都具有某种特性的推理方法。从以上归纳法的分类可以看出,完全归纳法虽然可靠但可行性差;简单枚举法虽然简单实用,但结论欠准确:科学归纳法的可行性与结论的可靠性都较高,是进行归纳分析时的首选方法。
24.
(一)目的性。教育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或现象而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教育观察前,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同时确定观察的范围、形式和方法,因此,教育观察法具有目的性。
(二)直接性。教育观察法的直接性是指教育研究者与观察对象的直接联系。由于观察的直接性,研究者所获得的资料真实可信,准确有效,之所以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因为观察法具有直接性这一基本特征。
(三)客观性。教育观察,以自然状态为前捉,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直接观察某教育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观察结果作明确、详细、周密的记录。由于进行教育观察的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从而能够较客观真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因此,教育观察法具有客观性。
(四)情感性。教育观察的对象是人,教育研究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教师具有双重角色时,即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教育研究者时,教育研究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除了认知上的互动之外,还有情感上的互动,这时,作为教育研究者的教师,在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上的感情色彩。因而说,教育观察法具有情感性。
(五)重复性。教育研究者有可能也有必要对学生或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复多次的详细观察。重复观察可避免观察的表面化和片面化。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25.
行动研究的优点:
(一)实践工作者的主体价值重获重视。在传统的定量研究中,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关系是分离的、不对等的,研究者居高临下,而身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一线教师的处境则像是被操弄的小白鼠,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研究,要求一线教师协助,而一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没有发声的权利,只能静听“判决”作为对传统实证研究的颠覆(否定),行动研究把一线教师定位成一个受尊重的主体,一线教师一同参与和自身有关的研究,他们与研究者的不同只是在于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要发起者。一线教师的意见受同等的尊重,也一同承担研究的成败,一线教师的主体精神获得重视。
(二)提高一线教师的自觉意识。行动研究除了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之外,更积极的意义是在于帮助一线教师自觉,且通过“彰权益能”,让一线教师参与研究,成为一个研究者,检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案。通过一线教师研究意识的唤醒,使得问题更易解决,研究的目的更易达成。
(三)具有即刻反思性。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行动就是自己的实践,研究者可以看到自己对研究现象的分析与探究。因此,行动研究的特性决定了研究者在实践、行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即做研究),如此反复辩证的历程不仅具有生命力,也同时具有对症下药所产生的强大效果。
(四)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传统学术研究常被批评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教师往往不太了解专家学者研究出来的理论,也不清楚许多的理论对其日常教学有何意义。教师真正想知道的是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室的教学秩序该如何维持,如何纠正学生的破坏性行为等。此外,种种的学术理论也未能告诉教师他们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能改变现状。教师能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不知道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而行动研究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教学情境现象的了解作观察分析,并依据同事们的经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寻求对策,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历程,专家学者的理论思辨与实务工作者的观察经历得以结合,就可以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6.略。
本文标签:四川省自考 教育类 四川自考2021年4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考试真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w.net)
《四川自考报名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