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重点汇总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9-07-25 15:03:58 字体:【大 中 小】 【学历咨询】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1章 社区护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1、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及发展理论在社区护理中的运用
1)婴儿期 0~18个月,发展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重要影响的人是母亲。婴儿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建立信任感。
2)幼儿期 18个月~3岁,发展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重要影响的人是父母。幼儿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产生自我控制感、有自信和自主性.
3)学龄前期 3~6岁,发展危机是主动对内疚。重要影响的人是家庭成员。学龄前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有自己生活的目标、主动进取、有创造力。
4)学龄期 6~12岁,发展危机是勤奋对自卑。重要影响的人是父母、老师、同学等。学龄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学会与他人竞争、合作、守规则,获得基本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
5)青春期 12~l8岁,发展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重要影响的人是同龄伙伴及崇拜的偶像。此时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能接受自我、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为设定的目标而努力。
6)青年期 18~35岁,发展危机是亲密对孤独。重要影响的人是朋友和同龄的异性。青年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有美满的感情生活、亲密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精神;
7)中年期 35~65岁,发展危机是创造对停滞。重要影响的人是同事和配偶。此时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用心培养下一代,热爱家庭,有创造性地努力工作.
8)老年期 65的岁以上发展危机是完善对失望。老年期发展顺利的结果是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完美无憾的感觉,表现为乐观、满足、心平气和地安度晚年.
2、奥瑞姆的自理理论包括自理理论(什么是自理)、自理缺陷理论(何时需要自理)和护理系统理论(如何提供自理)。
自理缺陷理论是奥瑞姆护理理论的核心部分。
3、自理 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健康,自己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4、自理能力 指个体进行自理活动的能力。
5、治疗性自理需求 指在某个时期内,个体通过使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已知自理需要的全部自理行为。
6、一般性自理需要:也称日常生活需要。是所有人在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持自身结构完整性及其功能正常。
7、发展性的自理需要:指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特定的自理需要,或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新的需要。
8、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要:指个体在疾病、受伤或残疾时出现的自理需要,或由于采用诊断性或治疗性措施产生的需要。
9、自理缺陷的出现是个体需要护理的原因。
10、可通过下列5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弥补个体的自理缺陷。
1)替个体做 如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床上擦浴。
2)引导和指导个体做 如引导痴呆患者使用筷子吃饭等。
3)提供身体和心理支持 如协助腹部手术后的患者下床活动,并给予必要的鼓励。
4)提供促进个体发展的环境 如在居家环境中,为残疾者或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布置安全设施;
5)宣教 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等。
11、护理系统分为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三类。
12、全补偿系统 患者不能参与自理活动,或医嘱限制这些活动,需要护理给予全面的帮助。护士的职责是“替患者做”。
适用于:
①患者在精神和体力上均没有能力自理,不能参与任何形式的自主活动;
②患者神志清楚,能意识到自己的自理需求,但体力上不能完成;
③患者具备完成自理活动所需的体力,但因精神障碍,无法判断自己的自理需求。
13、部分补偿系统 在满足患者治疗性自理需求的过程中,患者有能力进行一部分自理活动,但另一部分需要护士提供护理来完成。护士的职责是“帮患者做”。
14、辅助-教育系统 患者能进行自理活动,但必须由护士提供咨询、指导和教育才能完成。护士的职责是“教育和支持患者做”。
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护士的指导下,正确控制饮食、运动、情绪、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注射等。
15、奥瑞姆理论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人、健康、环境和护理。
奥瑞姆理论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1)人:奥瑞姆认为人是整体的,其功能包括生理、心理、人际间和社会等方面,人与其它生物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以下能力:①能够审视自己及其环境②能够总结并解释经验③能够创造性地为自己和他人谋幸福。奥瑞姆认为人有学习和发展的潜能,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满足其自理需求,而不是通过本能,当个体无法满足其自理需求时,由他人提供帮助来完成。
2)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心理、人际间和社会等方面。人在不同的时期可能处于最佳健康与疾病这一动态过程的不同状态,人可以从一种健康状态过渡到另一健康状态。健康应以预防保健为基础,包括促进和维持健康、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环境:环境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分为理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两大类,现代社会具有两种价值观:①人希望能够自理,并对自己及其依赖者的健康负责任②大多数社会能够接受那些不能满足自理需求的人,并根据其现有的能力提供帮助。护理时基于这两种价值观的一种特殊的服务形式,倡导自我护理。
4)护理 护理是为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而发展的活动,或为不能满足自理需求或个体提供帮助。护理是一种服务,护理是一种科学、艺术与技能相结合的学科,认为护士应经过教育和培训,具备专业的素质和特殊的技能。
16、奥瑞姆认为护理实践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个体为什么需要护理?即通过收集资料,在进行分析,提出护理问题。
第二步:选择护理系统,设汁具体的护理方案。三类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
第三步:执行和评价。即按照第二步中设计的方案实施护理。要不断观察患者的反应,评价护理措施的效果,根据患者自理需求和自理能理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系统,修改护理方案。
17、自理理论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以重度痴呆患者为例:该患者可采用完全补偿系统。
具体的方案如下: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完成自理活动,并指导其观察患者的不适症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
1)饮食:提供营养、卫生、易消化的食物,喂饭时动作轻柔,待患者有吞咽动作后再喂第二口。对有吞咽困难者,必要时给予鼻饲。
2)个人卫生:每天帮助患者檫洗口腔,定期进行床上擦浴。
3)对大小便失禁者:协助患者多饮水,定时使用便盆协助患者排便,尽量重建规律的排便习惯;及时擦洗和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和床单干燥,不要直接卧于塑料布或橡胶单上;使用便盆时,注意便盆与皮肤接触的地方要光滑,不要有破损的地方,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软纸、布垫,防止擦伤皮肤。
4)对卧床患者:预防压疮、肺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帮助患者按摩肢体,活动关节;定时翻身。
18、护理程序是护士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
19、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是一个综合、动态、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连续过程。
20、护理程序的特征:
1)目标性
2)个体性
3)系统性
4)动态性
5)互动性
6)普遍性
21、评估是获取有关健康问题的基础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发现和确认患者的健康问题,为护理活动提供依据。评估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
22、资料的类别
①主观资料
②客观资料
23、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交谈
②观察
③健康评估
④查阅资料
24、资料的来源:服务对象本人、亲属及有关人员、其他医务人员、医疗病历、健康档案及辅助检查结果、文献
25、资料的记录:客观、准确、清晰、简洁。
26、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所产生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护理诊断为选择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以达到护士职责范围的预期结果。
27、护理诊断的类型
(1)现存性护理诊断:例如:“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焦虑”。
(2)危险性护理诊断:例如:长期卧床的老人,存在“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3)健康性护理诊断:例如:“母乳喂养有效”、“寻求健康行为”。
护理诊断的组成包括:.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及相关因素
28、确定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尽量使用规范的护理诊断名称:
(2)贯彻整体性的观念:一个患者可同时有多个护理诊断。
(3)区分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是护独立采取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合作性问题是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如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的重点是监测。
(4)明确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往往是造成问题的直接原因。
(5)陈述时避免将临床表现误作为相关因素。
(6)“知识缺乏”这一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而不使用“‘与……有关”的陈述方式。尽量明确缺乏具体哪一方面的知识。
29、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
(1)首优问题:指那些直接威胁生命、需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解决的问题。如昏迷患者的“清理呼吸道无效” 等。
(2)中优问题:指那些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对身心造成痛苦,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如 “体温过高”、等。
(3)次优问题:指在应对发展或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如社交孤立、家庭作用改变等。
30、确定护理诊断优先顺序应遵循的原则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一般优先解决与生理需要有关的问题。
(2)服务对象的需求:排序时应考虑服务对象的个体化需求,在与治疗、护理原则不冲突的原则下,应优先解决服务对象认为最迫切和最重要的问题。
(3)应考虑各护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4)危险性护理诊断和潜在并发症的排序:
(5)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并非固定不变:随着病情的变化,当威胁生命的问题得以解决,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其他方面的需要可以上升为首优问题。
31、预期目标的种类
①短期目标: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的目标,通常为1周之内。
②长期目标: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的目标,通常为几周、几个月或更长。
32、确定预期目标的注意事项
①目标的主语应是服务对象、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生理功能。
②一个目标中只能有一个行为动词。
③目标应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标准应尽最具体,避免使用含糊不清、不明确的词。
④目标应切实可行。
⑤关于潜在并发症的目标:潜在并发症是合作性问题,仅通过护理措施往往不能阻止其发生,护士的主要任务在于监测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33、护理措施是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需采取的护理活动及具体实施方法。
34、护理措施的类型
①独立性措施:指护士独立提出和完成的活动,如为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定期为卧床患者翻身。
②合作性措施:指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完成的活动,如与营养师一起为服务对象制定饮食计划。
③依赖性措施:指遵医嘱完成的活动,如静脉输液。
35、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①有科学依据;
②有针对性:要与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相一致,以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为基础,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③护理措施要切实可行;
④护理措施要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措施相一致。
⑤护理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
⑥护理措施要保证服务对象的安全:
⑦与服务对象及家属进行协商。
36、低位偏瘫的患者可能会有下列护理诊断:
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栓塞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康复锻炼方而的知识
预感性悲哀:有待确定
家庭和照顾者可能存在下列护理诊断:
有照顾者角色紧张的危险:与子女工作忙有关
37、常用的社区护理措施:评估性措施;教育性措施;治疗性措施。
38、护理理措施的类型
1)独立性措施,护士独立提出和完成的活动(为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定期为卧床患者翻身等)
2)合作性措施,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完成的活动(与营养师一起为服务对象制定饮食计划)
3)依赖性措施,遵医嘱完成的活动(静脉输液、鼻饲、灌肠等)
第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费孝通)
2、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第一要素)、生活空间、生产关系、生活设施、地域文化、管理机构。
3、社区的功能
1)生产与发展功能
2)贯彻政策功能
3)社区保健
4)社区康复
5)健康教育
6)计划生育
4、社区开展工作内容可以包括: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护理及社区家庭卫生服务等。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
1)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2)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3)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4)转诊服务。
5)康复医疗服务。
6)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7)中医药服务。
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编制
1) 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
2) 全科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按1:1。
3) 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
4)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三章 社区护理概述
1、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日的.提供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2、社区护理的特点:
1)强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护理
2)主要工作目标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3)以“服务对象(Client)”而非“病人(Patient)”来称呼护理对象
4)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5)社区护理和其他相关体系之间应建立并形成联动、互补机制
3、社区护理的工作范畴
1)家庭医疗护理
2)预防保健护理
3)社区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服务
4)社区康复护理
5)社区临终服务
6)社区健康教育和指导
4、健康教育是指以促进和维护居民健康为目标,向社区各类人群提供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最终提高其健康水平。
5、主要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开展相关课程、讨论会、座谈会等。
6、国际社区护理组织形式:社区护理中心、家庭护理组织、健康访视组织、学校护理组织、老年人社区护理组织等。
7、老年人社区护理组织
(1)独立老年病院
(2)独立老年人社区保健诊所
(3)老人院、老年公寓护理中心
(4)老年日托中心
8、社区护士的角色
1)照顾者角色
2)健康教育者角色
3)健康咨询者角色
4)健康协调者角色
5)康复训练者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9、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综合护理能力
2)综合分析能力
3)综合健康宣教能力
4)综合组织管理能力
5)综合调研能力
6)法律观念及自我防护能力
10、社区护理主要的发展历程总结成以下3个阶段:了解每个阶段的创始人。
11..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名社区护士有哪些工作职责。
1)参与社区诊断工作,负责辖区内人群护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
2)参与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咨询、行为干预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3)参与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参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提供一般消毒、隔离技术4)等护理技术指导与咨询。
5)参与完成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
6)参与社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营养指导工作。
7)承担诊断明确的居家病人的访视、护理工作,提高基础或专科护理服务,配合医生急性病情观察与治疗,为病人与家属提供尽可能的教育、护理指导与咨询服务。
8)承担就诊病人的护理工作。
9)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10)参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教育与咨询。
第四章 社区护理相关法律与伦理
1、社区护理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在内的整体性健康服务。 “六位一体”
2、社区护理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三类:
1)禁止性规范:举例
2)义务性规范:举例
3)授权性规范 相对人享有某种权利的规定。举例
3、社区护士的法律责任
1)处理及执行医嘱
2)完成立性及合作性护理功能
3)临床护理记录方面的法律责任
4)麻醉药品及其他药品的管理
4、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过程、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以及如何处理而产生的分歧,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的医患争议。
5、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由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6、医疗事故的解决途径有医患双方当事人选择自行协商、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解决途径。
7、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过失行为
1)违反规章制度
2)违反技术操作规定
3)违规执行医嘱
4)护理记录不规范
5)与医疗关系处理不当
6)侵犯病人的法律权利
8、社区护理工作中法律纠纷的防范措施
1)增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
3)加强沟通技巧训练和职业道德修养
4)争取在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工作
9、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原则
2)不伤害原则
3)有利原则
4)公正原则
10、家庭护理中社区护士的伦理责任
1)尊重家庭的知情权
2)尊重家庭的隐私权
3)尊重家庭平等的健康权
第五章 预防医学与社区护理
1.预防医学具有以下特点:
①研究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②研究重点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③研究方法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利用卫生统汁学及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客观定量地描述和分析各种因素对健康影响的规律;
④研究目标是从群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医疗、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服务。
2.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个体预防
2)群体预防
3)全球(人类)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
3.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健康的内涵包括:
①一般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
②自我感觉良好,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是健康的基准;
③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④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A 没有病就是健康; ×
B 有病与无病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间存在过渡状态; √
C 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 ×
5.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
A 急性作用:急性中毒
B 慢性作用:
慢性中毒指机体出现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后的疾病状态(职业病)
慢性非特异性影响机体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中毒表现,但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的抗力下降、对感染敏感性增加,人群寿命缩短,死亡率增加等
C 远期作用:致癌、致突变、致畸
D 间接效应:温室效应
6.社区中改善环境、增进健康的具体措施:
1)环境教育:增加环境保护意识
2)预防生活性污染:垃圾、粪便、污水
3)预防生产性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A 根据当地情况作还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B 加强生产工艺的改革
4)人群健康监测:对暴露人群,特别是危险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访视
7.三级预防指以全民为对象,从不同层次、全方位地针对疾病的自然史中的各个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把防病为中心的预防服务做好。医务人员是贯彻三级顶防的主体。
8.三级预防的内容:
A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B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
C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9.第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10.第二级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利早期治疗的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11.第三级预防: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12.一级预防适应于大多数疾病---病因或致病因素较明确的疾病。
13.一级预防主要从两个方面针对整体人群实施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社区人群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注意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方式有: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2)做好健康维护:尽可能使机体避免与致病因素接触,从根本上起到防病作用。
14.二级预防适应于多因素的疾病
15.二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监护以及设立专科门诊。
16.三级预防适应于病因不明、难以预料的疾病。
以三级预防为主,通过专科治疗,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职业训练,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等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其机体功能。
17、以高血压为例说明三级预防在摄取社区中的运用
1)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群或高危人群,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2)二级预防指尽早发现无症状的高血压病人,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防止病情恶化。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初步筛查\在社区内定期测量血压,对病人登记建档\追踪监测\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和管理.
3).三级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定期随访.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防止血压大幅度波动,建立抢救途径,避免由高血压造成伤残或死亡。
18.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有三点: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包括健康者和非健康者,而不是单个病例。
19.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护理定位于社区,研究社区卫生问题,工作对象是社区居民群体。
1)群体观点
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3)多病因论的观点
4)概率论的观点
5)比较的观点
6)预防为主的观点
20.疾病统计指标
1)发病率 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暴露人口数: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数。
2)患病率 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又称现患率、流行率。
患病率往往是通过对某人群的—次检查或调查得到的,是一个时点指标。
3)罹患率 表示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4)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21.死亡统计指标
1)死亡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一般指1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所有病因的总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疾病的种类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2)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22.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统计指标
1)治愈率 表示某病的治愈人数占受治疗人数的比率。
2)有效率 表示某病治疗后有效的病人数占受治疗病人数的比率。
3)存活率 表示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N年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又称生存率。
23.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
群体观点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多病因论的观点
概率论的观点
比较的观点
预防为主的观点
24.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第六章 人际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1.沟通:指信息的传递、交流,传播。
2.沟通: 是指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又称媒介或通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沟通背景的影响。
3.沟通包含以下4个层面的内涵 :
1)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 ;
2) 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充分理解信息 ;
3)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 ;
4) 沟通效果受到沟通背景的影响。
4.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
(3)沟通是满足人类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
(5)沟通可以协调群体内的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
5.人际关系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认知、情感的互动和交往行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6.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7.人际关系的两大特征:心理需求性和情感互动性。
心理需求性指人际关系的亲疏是由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
情感互动性指交往双方在人际关系除获得需要的满足,还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的体验也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
9.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1)仪表:
2)空间距离:空间距离上越近的人越容易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
3)交往频率:
4)相似性:双方相似的程度越高,越容易相互吸引,建立密切关系。
5) 互补性: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刚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容易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6)互惠性:是指交往双方在收益、报酬等方面产生的人际吸引力。
7)能力因素
8)个性品质因素:热情、温暖、真诚的人更容易被人们所喜爱。
9)晕轮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了解后,推论到其他特征,从而高估或低估对方的情况。
10)刻板印象:指某个社会文化环境对某一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看法。
11)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印象产生最大影响的效应。
12)先礼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要向对方提出批评建议前,先用礼貌的语言行为作为开始,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13)免疫效应:当一个人已经接受某一种观点以后,会对相反的观点产生抵抗力。
14)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后留下的对对方的感性印象,又称初次印象。
10.护理人际关系的核心是护士。
11.护理人际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及社会人群因服务或工作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
12.护患关系是护理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
13.护患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14.沟通的基本过程
1)信息背景:指引发沟通的理由。
2)发送-接收者
3)信息:指沟通者所要传递给别人的观念、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内容。
4)渠道:也称途径、媒介或通道。
5)反馈 :信息发送一接收者之间相互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
6)干扰:也称为噪声,足指来自于沟通者自身或外部的所有妨碍对信息的理解的因索。
7)环境:指沟通发生的地点与周围条件。
15.语言沟通的作用
1)信息交流:最常用。
2)工具性作用:
3)促进人的发展
16.社区护土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具备以下特点:
1)礼貌性
2)准确性
3)通俗性
4)情感性
17.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可信性
2)相似性
3)情景性
18.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1) 表达情感
2)修饰语言
3)调节作用
19.目光凝视区域可以分成:
①公务凝视区域:凝视范围是以对方双眼为底线,额头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主要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可以体现严肃和真诚的态度;
②社交凝视区域,凝视范围是以对方双眼为上线,唇心为下顶角形成的倒三角形区域。主要用于一般社交场合,能让对方产生平等轻松的感觉,从而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③亲密凝视区域,凝视范围是从对方双眼到胸部之间的区域,一般用于家人、恋人之间。
社区护士在沟通中一般多使用社交凝视区域。
20. 人际距离分为:
①亲密距离,一般为0-45cm,只发生在家人、恋人和关系极为密切的朋友当中。
②个人距离,一般为45-120cm,是一般交往时保持的距离。多发生在熟人、朋友、同事之间。个人距离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较为理想的人际距离。
③社交距离,一般为1.2-3.5 m,主要应用于一般社交场合或关系不太密切的对象。对较为敏感的人采取这种距离,以便减轻对方的紧张心理。
④公共距离, 一般在3.5 m以上,主要用于大型讲座等群体交往情景,一般不适合个人交谈。
21.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
1)倾听:是人际沟通最基本的技巧
2)反馈
3)提问
22.倾听的作用
1) 促进沟通
2) 有利于充分搜集信息
3) 治疗性作用
23.社区有效沟通应注意的事项有:
1)尊重来访居民 这是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
A 完整地接纳对方;
B 信任对方:信任是尊重的心理基础;
C平等地对待对方。
2)理解对方的感受
A 关注对方的非语言信息;
B 理解对方的情感体验;
C 理解并不等同于同意对方的观点。
3)适宜的反馈
A 真诚
B 温暖热情
24.非语言的反馈:最简单最常用的动作是点头回应对方。
1)注意避免一些习惯性的动作
2)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
25.提问技巧
1)封闭式提问: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发问,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一般在谈话开始时使用封闭式提问,以便打开局面。
2)开放式提问: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来发问,让对方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
26.有效地使用提问
1)使用封闭式提问开始对话;
2)交谈时使用开放式提问 ;
3)一次提一个问题;
4)不提诱导性问题.
27.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形成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
第七章 社区健康教育概述
1.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的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3.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包括:
A 需求评估
B 确认问题
C 制定目标
D 制定计划
E 评价标准。
4.社区人群评估常用指标有
(1)年龄分布
(2)性别构成
(3)职业状况
(4)教育背景
(5)经济状况
(6)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卫生习惯和特殊嗜好等。
5. 健康教育的实质:培养为完成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态度、交流技巧、操作技能、和决策技能。
6.常用健康教育方法:讲授、提问与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以及示教与反示教。
7. 讲授 适用于传授知识,是最常用的教育方法,常用来传授机制、定义或概念性的知识。
8.健康教育中应用讲授应具有的特点:
1)短小精干 :活动每次人数不超过30个;时间不超过2小时,最好是30-60分钟。
2)重点突出:核心知识点
3)直观主动 :选用的教具以直观教具为宜。
9.提问与讨论 是鼓励居民参与到健康教育互动中来最常用的方法。
适用于:培训知识、态度、交流技巧、决策能力。
提问的要点:
(1)问题应该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不要随便使用提问
(2)提问之后要给居民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反馈
(3)当居民进行反馈或讨论时,护士不要急于评价正确与否,应给居民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4)不要过度使用提问。
10.讨论的要点:
①控制分组讨论的人数:5-6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5-20人;
②明确需要讨论的内容;
③讨论的时间要充分:至少要5-10分钟;
④护士在讨论中起到主持的作用;
⑤讨论结束后及时总结。
11.咨询是通过帮助咨询对象分析明确他们的问题和提供正确的信息,以帮助咨询对象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12.健康咨询的基本步骤
A 问候:不是一般的寒暄,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性开始。
B 询问:从一般性问题问起,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C 讲解基本知识及方法:针对咨询对象的具体问题讲解。
D 帮助咨询对象作出合理的选择 :客观的评价,由居民自己做决策。
E 解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知识的应用方法符合实际情况
F 接受反馈 :注意倾听和观察居民反应。
13. 健康咨询的特点
1)良好的人际关系 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2)宽松的沟通氛围 3)准确地发现问题
4)合理建议 5)保密
14.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向社区居民传递健康信息的过程。
不同点:
健康教育的对象一般是人群;内容上更多介绍基本原理、方法等共性的东西;沟通技巧偏重演讲、教学。
健康资讯的对象一般是个体;内容偏重解决个体的具体问题,个体沟通技巧大量使用。
15.健康教育中确认优先问题的基本原则
依据对社区居民及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选择
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选择
按照成本——效益估计选择
分析主客观因素选择
16.社区健康教育角色扮演主要用于.改善态度,.改善交流技能及培训决策技能。
第八章 社区护理管理
1.护理质量:集中地反映在护理服务满足规定的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方面,表现护理服务的优劣程度。
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原理为指导,把标准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以增进系统的整体效能为宗旨,以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为根本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社区护理质量管理:是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一切从护理对象的需要出发,进行社区护理工作环节和结果管理的过程。
2.护理质量的范围包括:技术质量、健康教育、环境管理、与其他科室和卫生技术人员协调、配合的质量,药品管理、仪器设备、物资管理、教学质量。
3.社区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A 社区护士自身的素质;
B 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
C 社区护士与护理对象的关系;
D 护理设施。
4.质量管理的三种基本类型
A 前馈控制(预先控制)--输入环节--预计问题是以未来作导向的控制,是用来防止预期问题的发生;
B 同期控制(过程控制)--过程环节--当问题发生时对其纠正,是一种发生在一项活动进行之中的控制;
C 反馈控制(后馈控制)--输出环节--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是发生在活动结束之后的一种控制。
5.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分为3个步骤:
①确定标准;
②衡量业绩;
③纠正偏差。
6.社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1)建立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2)进行质量教育
3)制定社区护理质量标准
4)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5)持续改进社区护理质量
7.实施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应从基本素质、行为表现和服务效果进行。
8.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①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过注册;
②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③独立从事家庭访视(病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工作经历。
9. PDCA循环的基本工作程序
1)计划阶段(P)
2)执行阶段 (D)
3)检查阶段 (C)
4)处理阶段 (A)
10. 质量制定标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
②从病人利益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要重视基础质量标准
③保持质量标准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具体化、数据化管理的原则:
⑤民主管理,成员参与制定。
11. 护理质最标准体系结构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利终末质量。
12.要素质量:指提供护理工作的基础条件(或称背景)质量,是构成护理服务的基本要素。内容包括:人员配备质量;技术质量;仪器设备质量;药品物资质量;环境质量;时限质量;基础管理质量。
13.环节质量:指各种要素通过组织管理形成的各项工作能力、服务项目及其工作程序或工序质量,属护理活动过程质量。
内容包括:管理工作,护理业务技术活动过程,护理人员与医师、医技人员及后勤人员等协同工作。如:执行医嘱、观察病情及治疗结果的反应、病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执行护理程序、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与其他部门和人员的交往、协调情况等。
14.终末质量是指病人所得到的护理效果的质量,是从病人角度评价所得到的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如压疮发生率、差错发生率、一级护理合格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
15.护理风险:指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
16.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护理人员是暴力发生危险性最大的人群。
17.社区护理中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
1)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成瘾或酗酒患者;
2)社区护士单独家访,对服务对象的情况了解和估计不足,有可能发生暴力事件;
3)在治疗过程中,因某些原因造成的长时间等候;
4)带有紧张、悲伤、失望情绪的患者及家属;
5)在偏僻或不安全的地区进行防视,或因街道、停车场等地的光线较差等。
18. 暴力的预防:
1)及时汇报
2)加强防范
3)保证通讯设备通畅可靠
19.暴力的控制:
①及时报警
②呼救求援
③沉着自救
20.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
1)对病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侵犯
2)侵犯病人的知情权
3)侵犯病人的自由权
4)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21.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
1)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
2)履行告知的义务
3)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行为
22.社区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病床的感染严重性认识不足
消毒灭菌不严或无菌技术操作不当
隔离预防措施不力
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不慎被污染的利器刺伤或粘膜被传染患者的患者的血液污染。
23社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严格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
2)严格隔离预防措施;
3)彻底洗手;
4)防止自身感染 ;
5)充分认识感染的严重性 ;
24.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资料。
25.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本文标签:四川省自考 医学类 2019年自考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重点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w.net)
《四川自考报名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